描述
DJI 禪思 Zenmuse L3 長測程高精準度測繪雷射雷達系統
DJI新一代機載高精度航測雷射雷達系統,配備長測程雷射雷達,在 10% 的反射率下,最高測程可達 950 米[1]。結合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及高精度位姿系統,禪思 L3 帶來更高效的三維數據獲取,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2]。
1535 奈米長測程雷射雷達
遠測程,廣覆蓋
在點頻 100 kHz、環境光強 100 klx 的條件下,面對 10% 反射率目標,測程高達 950 米[1]。點頻靈活可調,能夠更好地匹配發射功率與作業模式。典型作業航高為 300 米至 500 米,顯著擴大單次作業覆蓋面積,有效提升測繪效率。
小光斑,大能量
雷射發散角僅為 0.25 mrad(1/e²),同距離下光斑大小約為Zenmuse L2 的五分之一,能分辨更細小的目標物,如電線、樹枝等。同時也帶來更強的穿透能力,能夠大幅提高林下地面點的獲取數量,實現對複雜地形和結構的高精度還原。
高點頻,多回波
大雷射脈衝發射頻率可達 200 萬點/秒,最多支持 16 回波[3],能夠精準還原地物的空間資訊。可根據不同作業場景調整點雲密度和穿透能力,滿足高精度測繪或複雜環境下的多樣需求。
三種掃描模式
支援一字形重複掃描、米字形重複掃描和非重複掃描三種模式,靈活適配不同作業場景:
- 一字形重複掃描:點雲分佈更均勻,可滿足高精度地形測繪需求;
- 米字形重複掃描:兼顧精度與多發射角度,穿透性強,適用於林地或建築物密集場景;
- 非重複掃描:具備多發射角度,覆蓋範圍更廣,適用於電力巡檢等複雜結構場景。
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系統
- 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
配備雙一億像素 4/3 CMOS 可見光感光元件,採用機械快門,大幅提升作業精準度與效率。支援像素合成至 2500 萬像素,單像元尺寸更大,帶來更強的感光能力及更優異的賦色效果。 - 107°寬畫幅
採用雙可見光測繪相機,橫向視場角提升至 107°,單次採集能夠覆蓋更廣區域。僅需 20% 雷射旁向重疊率,即可一次性完成數位正射影像圖(DOM)和數位高程模型(DEM)的數據採集,有效提升作業效率。
高精準度與高穿透性
自研高精準度系統
升級的高精準度位姿系統實現了航向精準度 0.02°、俯仰/橫滾精準度 0.01°(後處理,1σ),自研雷射雷達實現了 150 公尺下 5 公釐的重複測距精準度(1σ)[5],並支援微秒級時間同步。出廠前經過嚴格的內參檢校,有效保障成果精準度。
雷射成果精準度
在 120 公尺航高下的高程精準度優於 3 公分,300 公尺下優於 5 公分,500 公尺下優於 10 公分[6],無論是 1:500、1:1000 還是 1:2000 等典型測繪專案,均能高效勝任。Zenmuse L3 生成的點雲厚度僅為 Zenmuse L2 的一半,滿足高精準度分析和應用需求。
可見光成果精準度
配備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即使在 300 公尺作業高度下,地面取樣距離(GSD)仍可達到 3 公分[7]。系統支援位置即時同步,實現免像控作業,保障高精準度測繪的影像數據品質。
高地面點密度
採用更小光斑設計,單點能量更大,具備更強的穿透能力。在地形測繪等應用場景下,能夠獲取更多且更完整的地面點,有效提升地形數據的精準度與完整性,實現對地表的精準擬合和還原。
高效率
單日100 平方公里[2]
Zenmuse L3 結合 DJI Matrice 400,在 300 公尺典型航高作業場景下,單架次可覆蓋 10 平方公里,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2],顯著提升作業效率。
一次作業,多種成果
可同時採集雷射及可見光數據,一次飛行作業即可同時獲取 DEM、DOM 等多種測繪成果。
高效率全流程解決方案
依託 DJI 自有生態,提供從資料採集、處理到應用的一站式全流程解決方案。相比傳統多平台操作流程,DJI 全流程解決方案操作簡便、易於上手,助力使用者高效完成各類測繪任務。
資料採集
- 點雲成果預估
DJI Pilot 2 可依照使用者的航線設定自動推薦作業規格,於起飛前即可產生剖面密度圖與點雲分布圖,便於使用者預估點雲成果。 - 仿線飛行
Zenmuse L3 顯著提升了仿線飛行能力,最高支援 130 公尺仿線作業,大部分場景下無需繞行交跨,即可一次性獲取完整的電力通道數據,實現高效直線飛行。 - 多維資訊分螢幕顯示
DJI Pilot 2 支援分螢幕顯示,使用者可靈活選擇點雲與可見光、可見光與輔助影像、點雲與輔助影像等多種分屏組合。當仿線作業或可見光相機朝下時,輔助影像會即時呈現飛行方向畫面,有效規避飛行風險,提升整體效率與安全保障。 - 即時點雲
支援即時點雲 SLAM 重建,作業過程中可實現點雲資料的二維及三維即時預覽,直覺掌握作業進度並快速量測。還支援透過 DJI FlightHub 2 將點雲成果即時同步至雲端,滿足應急場景下的快速研判需求。 - 雲端點雲測量
Zenmuse L3 點雲成果全面相容 DJI FlightHub 2 雲平台。使用者可在雲端即時查看和管理點雲資訊,便捷實現精細化航線生成、興趣點標記與分享、模型線/面測量等多項功能。
資料處理
- PPK 資料解算
DJI Terra 內建強大的 PPK 解算能力,相容 D-RTK 3 及標準格式基站數據。支援可見光與雷射雷達的本地 PPK,確保在網路條件受限或無法進行 RTK 作業時,依然能夠提供公分級高精準度定位結果。 - 雷射高斯潑濺重建
Zenmuse L3 在 DJI Terra 平台上首次實現了點雲與可見光資料的高斯潑濺融合重建,大幅提升模型的真實感和細節表現,也進一步拓寬了雷射雷達在泛測繪等多元場景下的應用範圍,為使用者帶來更高品質的三維模型成果。 - 融合重建
DJI Terra 支援雷射雷達與可見光資料的深度融合,透過 Zenmuse 雷射雷達一次採集,可同時匯出高精準度的點雲、二維地圖和三維網格模型。針對橋梁、變電站等細小結構豐富的場景,融合重建提升了模型的完整度和細節表現,滿足電力、交通、基礎設施等多行業需求。
資料應用
- 智慧分類
DJI Modify 支援點雲多語義智慧分類,自動區分地面、植被、建築、電線、電塔等多種地物類型。分類後,使用者可透過快速選擇和結構選擇工具,高效調整地物類別,實現點雲的精細調整與優化,提升分類準確性和處理效率。
- 剖面工具
DJI Modify 的剖面工具能讓使用者靈活選取點雲模型的剖切區域,直覺分析地形起伏、地物結構、斷面高程等空間特徵,便於進行地形分析、工程設計、斷面測量等多種應用。 - 多類型成果應用
Zenmuse L3 結合 DJI Modify 平台,具備強大的多類型成果輸出能力。可基於點雲數據自動生成語義點雲、DEM、TIN、點網格及等高線等多種測繪成果,並支援多成果的疊加顯示,豐富的成果類型滿足下游應用的多樣化需求。
資料安全
Zenmuse L3 支援 CFexpress™ 記憶卡加密功能,可實現對儲存媒介的加密保護,有效防止資料被非法讀取或竊取。此外,DJI Matrice 400 也支援一鍵清除 log 日誌和影像傳輸 AES-256 加密技術,進一步保障資訊的保密性。
應用場景
配合 DJI 的軟硬體生態,Zenmuse L3 可被應用於勘查、測繪、電力、林業、工程等作業場景。
註解
[1](1-1)測程定義:50% 的發射脈衝能被探測到的距離。若一束雷射光束擊中不止一個目標,雷射脈衝能量會分散,測距可能縮短。
(1-2) 測試條件:100 klx 背景光,視場角中心區域,大氣能見度為 23 公里,平面靶標目標,其尺寸大於雷射光束直徑,雷射入射方向垂直於靶標平面。
[2]Zenmuse L3 搭配 DJI Matrice 400 使用時,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平原地形 300 公尺正射航高、20% 旁向重疊率、17 公尺/秒飛行速度、有效航時 6 小時)。
[3]實際可作業高度請參照當地法律法規。各國家/地區的限飛高度有所不同,請聯繫當地相關單位以了解實際限高。
[4]僅在雷射脈衝發射頻率為 100 kHz 或 350 kHz 時支援 16 回波。
[5]在環境溫度為 25℃、目標物體反射率為 80% 的條件下,於 150 公尺外測得。具體數值與測試條件相關,僅供參考,請以實際測量結果為準。
[6]於 DJI 實驗場地及以下條件下測得:
(6-1)選擇地物稜角特徵明顯場地,DJI Matrice 400 連接經過位置標定的 D-RTK 3。使用 DJI Pilot 2 的面狀航線,採用一字形重複掃描,飛行速度 15 公尺/秒,雲台俯仰為 -90°,開啟航向標定。航線中每個直線段不超過 3300 公尺。
(6-2)檢查點符合漫反射模型的裸露硬質材料。
(6-3)使用 DJI Terra 執行後期處理,處理時開啟點雲精準度最佳化。
[7]詳細計算方法請參見 DJI Zenmuse L3 官網下載頁面的使用者手冊。
[8]不同國家 / 地區所贈送的加值服務產品可能存在差異,詳情請諮詢當地代理商;免費維修:在保障範圍及保額內,享免費維修服務;保額共享:在同一時間段(30 個自然日)內首次啟用關聯 DJI Care 行業無憂旗艦版的 DJI 行業應用產品可疊加保額進行共享;雙向免運費:僅限 DJI Care 行業無憂服務區域內使用,超出服務地區所產生的物流、關稅等費用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擔;具體保障部件請以 DJI 官網 – 服務與支援 – 售後服務政策展示為準。
| 類別 | 項目 | 規格參數 |
| 系統規格 | 產品名稱 | DJI Zenmuse L3 |
| 尺寸 | 192(L) × 162(W) × 202(H) mm。 *非正交雲台,該尺寸為開機預設增穩狀態。 |
|
| 重量 | 1.60 kg (不含單雲台組件)。 *Zenmuse L3 單雲台組件重 145 公克。 |
|
| 系統功率消耗 | 64 瓦(典型值)。 100 瓦(最大值)。 |
|
| 防護等級 | IP54 | |
| 支援機型 | DJI Matrice 400(需搭配 Zenmuse L3 單雲台組件) | |
| 運行環境溫度 | -20℃ 至 50℃ | |
| 存放環境溫度 | -40℃ 至 70℃ | |
| 雷射雷達 | 雷射波長 | 1535 奈米 |
| 雷射發散角 | 0.25 mrad (1/e²) | |
| 雷射光斑大小 | Φ 41 公釐@120 公尺(1/e²) Φ 86 公釐@300 公尺(1/e²) |
|
| 測程 | 700 公尺@10% 反射率,350 kHz 950 公尺@10% 反射率,100 kHz 2000 公尺@80% 反射率,100 kHz1. 測程定義:50% 的發射脈衝能被探測到的距離。若一束雷射光束擊中不止一個目標,雷射脈衝能量會分散,測距可能縮短。 2. 測試條件:100 klx 背景光,視場角中心區域,23 公里大氣能見度,平面靶標目標,其尺寸大於雷射光束直徑,雷射入射方向垂直於靶標平面。 3. 在預設狀態下,最大測量距離為 900 公尺。如需更遠的測量範圍,請聯絡技術支援或授權代理商。 |
|
| 電線測程 | 直徑 21.6 公釐鋼芯鋁絞線:300 公尺@100 klx,350 kHz 直徑 18.4 公釐黑膠絕緣線:100 公尺@100 klx,350kHz1.測程定義:取建圖中一段被完整掃描的電線,點密度為 4 點/公尺時的距離。 2.測試條件:100 klx 背景光,23 公里大氣能見度,雷射雷達的中心視場角垂直於線纜,非重複掃描模式,無人機沿電線飛行,速度 15 公尺/秒,電線為潔淨未老化狀態。 |
|
| 測距精確度 | 絕對精準度:±10 公釐 重複精準度:< 5 公釐(1σ)以上指標在環境溫度 25℃、雷射雷達點頻 350 kHz、目標物體反射率 80%、距離 120 公尺和 300 公尺的測試條件下均可滿足。具體數值與測試條件相關,僅供參考,請以實際測量結果為準。 |
|
| 最小有效探測距離 | 10 公尺 | |
| 雷射脈衝發射頻率 | 100 kHz,建議飛行高度 < 500 公尺 350 kHz,建議飛行高度 < 300 公尺 1000 kHz,建議飛行高度 < 100 公尺 2000 kHz,建議飛行高度 < 50 公尺 |
|
| 回波數 | 4、8、16 回波(100 kHz,350 kHz) 4、8 回波(1000 kHz) 4 回波(2000 kHz) |
|
| 跨週期解算 | 7 次 | |
| 掃描模式與視場角 | 一字形重複掃描:橫向 80°,縱向 3° 米字形重複掃描:橫向 80°,縱向 80° 非重複掃描:橫向 80°,縱向 80° |
|
| 雷射安全等級 | Class 1(IEC 60825-1:2014) | |
| 測繪相機 | 感光元件 | 片幅:4/3 CMOS |
| 鏡頭 | 等效焦距:28 公釐 視場角:73.3°(對角線),62°(水平),41.2°(垂直) 光圈:f/2.0 至 f/11 |
|
| 機械快門 | 機械快門:2 至 1/1500 秒(f/2.0),2 至 1/2000 秒(f/2.8 至 f/11) 快門壽命:50 萬次 電子快門:2 至 1/16000 秒 |
|
| 照片規格 | 一億像素:12288 × 8192 2500 萬像素:6144 × 4096 |
|
| 最小拍攝間隔 | JPEG: 2500 萬像素:0.5 秒 1 億像素:1 秒RAW 或 JPEG + RAW: 1.2 秒 |
|
| 照片尺寸 | 5280 × 3956(4:3)。 | |
| 錄影規格 | 影片格式:MP4(MPEG-4 HEVC/H.265) 解析度: 4K:3840 × 2160@30fps FHD:1920 × 1080@30fps |
|
| 位姿系統 | GNSS 定位更新頻率 | 5 Hz |
| POS 更新頻率 | 200 Hz | |
| 姿態誤差 | 偏航角:0.02°(後處理,1σ) 俯仰角/橫滾角:0.01°(後處理,1σ) |
|
| 定位精準度 | 水平精準度:1.0 公分 + 1 ppm(RTK 固定解) 高程精準度:1.5 公分 + 1 ppm(RTK 固定解) |
|
| PPK 支援的差分數據格式 | DAT:D-RTK 3 多功能基地台、D-RTK 2 的基準站模式下生成 RINEX:v2.1x、v3.0x RTCM:v3.0、v3.1、v3.2、v3.3(MSM3、MSM4,MSM5,MSM6,MSM7 協定) OEM:OEM4、OEM6*外業作業時,需確保基地台與飛行器距離在 15 公里以內,基站搜星衛星系統需多於雙系統。 |
|
| 雲台參數 | 自由度 | 三軸(俯仰、橫滾、偏航) |
| 角度精準度 | ±0.01° | |
| 機械角度範圍 | 俯仰:-135° 至 +73° 橫滾:-90° 至 +60° 偏航:-105° 至 +105°*以上數據為結構限位,非控制軟限位。 |
|
| 可操控轉動範圍 | 俯仰:-120° 至 +60° 偏航:-80° 至 +80°*橫滾不可控,僅用於增穩。 |
|
| 自檢方式 | 橫滾軸:免自檢 偏航軸:撞限位 俯仰軸:免自檢 |
|
| 安裝方式 | DJI SKYPORT 快拆(禪思 L3 單雲台組件) | |
| 資料儲存 | 原始資料儲存 | 照片/IMU/點雲資料儲存/GNSS 資料/標定文檔 |
| 標配記憶卡 | CFexpress™ Type B 記憶卡,順序寫入速度 1500MB/s | |
| 標配讀卡器 | 讀寫速度 > 900MB/s | |
| 軟體生態 | 資料採集 | DJI Pilot 2 |
| 資料處理 | DJI Terra | |
| 資料應用 | DJI Modify | |
| 雲端應用 | DJI FlightHub 2 | |
| 資料格式 |
|
》系統校能
Zenmuse L3 適配哪些飛行平台?可掛載到哪個雲台連接埠上?
適配 DJI Matrice 400,需使用 Zenmuse L3 單雲台組件。請確保雲台組件連接至飛行器底部 E1 連接埠,否則精準度將會下降。
Zenmuse L3 的防護等級是?
在受控制實驗室條件下,Zenmuse L3 可達到 IEC60529 標準下 IP54 防護等級。使用時,請注意以下事項:
1. 安裝前,請確認雲台連接埠及雲台表面乾燥無水;
2. 請確認雲台已穩固安裝於飛行器上,CFexpress™ 卡保護蓋乾淨、無異物並已蓋好;
3. 在打開 CFexpress™ 卡保護蓋前,需將機身表面擦拭乾淨;
4. 防護等級非永久有效,防護能力可能因長期使用、裝置磨損而下降。
Zenmuse L3 的雷射脈衝發射頻率是多少?支援哪些回波模式?
4、8、16 回波(100 kHz,350 kHz)
4、8 回波(1000 kHz)
4 回波(2000 kHz)
在不同雷射脈衝發射頻率下,Zenmuse L3 的測程有何變化?
中心 290 公尺,左右邊緣 200 公尺@10% 反射率,2000 kHz,建議作業時對地高度 ≤ 50 公尺
中心 400 公尺,左右邊緣 280 公尺@10% 反射率,1000 kHz,建議作業時的對地高度 ≤ 100 公尺
中心 700 公尺,左右邊緣 500 公尺@10% 反射率,350 kHz,推薦作業時的對地高度 ≤ 300 公尺
中心 950 公尺,左右邊緣 650 公尺@10% 反射率,100 kHz,建議作業時的對地高度 ≤ 500 公尺
1. 測程定義:50% 的發射脈衝能被探測到的距離。若一束雷射光束擊中不止一個目標,雷射脈衝能量會分散,測距可能縮短。
2. 測試條件:100 klx 背景光,視場角中心區域,23 公里大氣能見度,平面靶標目標,其尺寸大於雷射光束直徑,雷射入射方向垂直於靶標平面。
3. 在預設狀態下,最大測量距離為 900 公尺。如需更遠的測量範圍,請聯絡技術支援或授權代理商。
Zenmuse L3 的掃描模式有幾種?分別適用於哪些場景?
支援一字形重複掃描、米字形重複掃描和非重複掃描三種模式,靈活適配不同作業場景:
1. 一字形重複掃描:點雲分布更均勻,可滿足高精準度地形測繪需求;
2. 米字形重複掃描:兼顧精準度與多發射角度,穿透性強,適用於林地或建築物密集場景;
3. 非重複掃描:具備多發射角度,覆蓋範圍更廣,適用於電力巡檢等複雜結構場景。
相較於上一代,Zenmuse L3 有哪些性能提升?
硬體性能提升:
1. 雷射雷達性能提升,在相同測量距離下,Zenmuse L3 光斑大小約為 L2 的五分之一,最大支援 16 回波,在提升測程與測距精準度的基礎上,大幅提升雷射穿透性能。
2. 新增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橫向視場角可達 107°,L2 為 73.7°。
3. 姿態系統精準度提升至航向 0.02°,橫滾/俯仰 0.01°。
精準度與效率提升:
1. Zenmuse L3 在 120 公尺航高下的高程精準度優於 3 公分,300 公尺下優於 5 公分,500 公尺下優於 10 公分。Zenmuse L3 生成的點雲厚度僅為 Zenmuse L2 的一半,滿足高精準度分析和應用需求。
2. 採用更小光斑設計,單點能量更大,具備更強的穿透能力。在地形測繪等應用場景下,能夠獲取更多且更完整的地面點,有效提升地形數據的精準度與完整性,實現對地表的精準擬合和還原。
3. Zenmuse L3 結合 DJI Matrice 400,在 300 公尺航高作業場景下,單架次可覆蓋 10 平方公里,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顯著提升作業效率。
Zenmuse L3 的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有什麼用途?
採用雙可見光測繪相機,橫向視場角提升至 107°,單次採集能夠覆蓋更廣區域。僅需 20% 雷射旁向重疊率,即可一次性完成數位正射影像圖(DOM)和數位高程模型(DEM)的數據採集,有效提升作業效率。
Zenmuse L3 需要使用什麼樣的 CFexpress™ 記憶卡?如使用非官方標配 CFexpress™ 記憶卡,有什麼影響?
在使用 Zenmuse L3 作業時,建議使用官方標配的 CFexpress™ Type B 記憶卡(1TB)。該記憶卡在韌體層面針對 Zenmuse L3 點雲、照片及標定文檔的文檔特性,進行了寫入速率、功耗和文檔管理等多項優化。
非官方 CFexpress™ 記憶卡在寫入速率和功耗優化方面可能存在性能差異,作業文檔儲存可能出現幀缺失,從而影響成果精準度。同時,使用非官方卡時,app 也會彈窗提示「非官方記憶卡」。
為什麼在部分場景下,Zenmuse L3 的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 Liveview(遙控器相機畫面)會有亮暗差異?
為保證最終照片曝光一致,單相機採用中心測光,確保照片處於最佳解析狀態。但當左右相機拍攝的場景環境亮度不一致時,Liveview 上可能會看到左右相機亮暗有差異。
為什麼在部分場景下,Zenmuse L3 的雙一億像素可見光相機 Liveview(遙控器相機畫面)會有拼接縫問題?
建議 L3 與地物保持至少 20 公尺的距離,如果距離過近,左右鏡頭拍攝的畫面會有較大差異,Liveview 會出現拼接縫。
使用一億像素和 2500 萬像素有什麼區別?分別適用於哪些場景?
一億像素(高解析度):像素數量更多,畫面更精細,但佔用儲存空間更多,在同等地面取樣距離(GSD)下對地高度要求更高,適用於150公尺以上對地高度。
2500 萬像素(高感光度):等效像素尺寸更大,信噪比更佳,感光度稍高一些。佔用儲存更少,在相同 GSD 下對地高度更低,適用於 150 公尺及以下的對地高度。
Zenmuse L3 標配單雲台組件是否支援掛載其他行業負載?
Zenmuse L3 單雲台組件暫時只支援 L3。如果需要掛載其他航測負載,測繪精準度會下降,例如掛載 Zenmuse H30T 時,影片可能會出現輕微抖動,進而影響智慧追蹤與咬線巡檢等高階功能。
Zenmuse L3 拍攝影片時,為什麼雲台會處於非回中狀態,錄像時使用的是哪個可見光相機?
Zenmuse L3 在拍攝影片時,僅使用一個相機拍攝。錄像時會使用面向雷達鏡面時右側的相機。
》外業數據採集
Zenmuse L3 的測繪作業效率有多高?如何計算?
單架次作業面積可達 10 平方公里。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
Zenmuse L3 搭配 DJI Matrice 400 使用時,單日作業面積可達 100 平方公里。(平原地形 300 公尺正射航高、20% 旁向重疊率、17 公尺/秒飛行速度、有效航時 6 小時)。
Zenmuse L3 典型作業航高是多少?對應精準度如何?
120 公尺航高:高程 3 公分,平面 4 公分(RMSE)
150 公尺航高:高程 3.5 公分,平面 5 公分(RMSE)
300 公尺航高:高程 5 公分,平面 7.5 公分(RMSE)
於 DJI 實驗場地及以下條件下測得:
1. 選擇地物稜角特徵明顯場地,DJI Matrice 400 連接經過位置標定的 D-RTK 3。使用 DJI Pilot 2 的面狀航線,採用一字形重複掃描,飛行速度 15 公尺/秒,雲台俯仰為 -90°,開啟航向標定。航線中每個直線段不超過 3300 公尺。
2. 檢查點符合漫反射模型的裸露硬質材料。
3. 使用 DJI Terra 執行後期處理,處理時開啟點雲精準度最佳化。。
Zenmuse L3 的仿線飛行功能相比上一代有哪些提升?
1. 視場角更大,達 80°×80°,同樣高度下可辨識到更大範圍的電力線路。
2. 光斑較小,測程更遠,辨識電線更穩定。
3. 輸電線路支援 10 至 130 公尺仿線高度,建議使用 50 至 80 公尺;配電線路支援 10 至 50 公尺仿線高度,建議使用 30 至 50 公尺。較高的仿線高度可使無人機從交跨線路上方飛越,避免繞行,提升飛行效率。
Zenmuse L3 的仿線飛行功能適用於哪些類型的線路?
Zenmuse L3 仿線飛行功能適用於電壓等級 10 千伏特以上的輸配電線路,而對於 400 伏特等低壓線路或通訊線纜、廣電線纜等,無法確保仿線辨識效果。
哪些場景會影響仿線識別和跟隨效果?要如何解決?
當遇到下述場景時,仿線辨識和跟隨的效果可能會不佳:
1. 絕緣線路;
2. 樹冠過於貼近線路,甚至遮蔽線路;
3. 多條線路密集分佈,例如變電站出入線;
4. 電力線路與其他線纜交叉情況非常複雜。
如何解決:
1. 在多條線路密集、交叉線路多的岔路口場景,可能會有異常提示,此時可手動打桿飛行越過該場景;
2. 當樹冠過於貼近線路或樹冠下方為黑膠絕緣線時,請盡量避免使用仿線飛行。
在執行仿線任務的過程中,是否需要做航向標定?
在仿線飛行過程中無需進行航向標定,飛行器於通過塔時的加減速動作可起到航向標定的作用。
Zenmuse L3 的即時點雲數據,如何使用?是否可以訂閱資料流並進行解析?
1. 即時點雲資料流訂閱:開啟點雲錄製時,Zenmuse L3 支援 OSDK/PSDK 裝置訂閱即時點雲資料流。
2. 離線即時點雲數據匯出:結束點雲錄製時,Zenmuse L3 機身會保存一份即時點雲數據流。可進入記憶卡對應作業架次的媒體目錄下,找到後綴為 .ldrt 的文檔。
Zenmuse L3 的即時點雲是否支援雲端分享?
支援。作業完成後,在 DJI Pilot 2 上選擇即時點雲成果上傳,即可上傳至對應的 DJI FlightHub 2 專案,便於應急決策使用。
Zenmuse L3 的即時點雲的精準度,是否和 DJI Terra 生成點雲一致?
不一致。Zenmuse L3 即時點雲僅用於外業作業預覽,不保證精準度。如需高精準度應用,需使用 DJI Terra 離線重建。
Zenmuse L3 的即時點雲如何進行點雲量測?
點雲錄製完成後,可在 DJI Pilot 2 中進入回放點雲預覽頁面,使用測量工具進行位置、距離、面積量測。
DJI Matrice 400 搭載 Zenmuse L3 時,即時仿地飛行支援的高度是多少?
DJI Matrice 400 即時仿地高度範圍為 30 至 300 公尺。
Zenmuse L3 支援建立哪些航線任務與飛行方式?
支援航點航線、面狀航線、帶狀航線;飛行方式支援仿地飛行與仿線飛行。
Zenmuse L3 的點雲成果預估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DJI Pilot 2 在編輯航線時,使用者可根據航高、飛行速度、旁向重疊率、掃描模式、點頻和物體反射率等輸入的規格,即時預覽點雲、預估作業成果,比如航帶中心散點圖、相鄰航帶中心散點圖和最小密度散點圖。
》後處理應用
Zenmuse L3 如何進行自標定,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自標定?
當 Zenmuse L3 出現規律上色錯誤、點雲分層等現象時,建議使用 DJI Terra 進行雷射雷達自標定。
如何使用 DJI Terra PPK 功能?支援哪些格式的衛星觀測數據?
可使用 DJI Terra V5.1.0 及更新版本,本地 PPK 支援以下格式的衛星觀測數據:
DAT:D-RTK 3 多功能基站、D-RTK 2 的基準站模式下生成
RINEX:v2.1x、v3.0x
RTCM:v3.0、v3.1、v3.2、v3.3。(MSM3、MSM4、MSM5、MSM6、MSM7 協定)
OEM:OEM4、OEM6
外業作業時,需確保基地台與飛行器距離在 15 公里以內,基站搜星衛星系統需多於雙系統。
*本商品頁所列出的各項參數數值,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使用方式、韌體版本、長期使用損耗下,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請以實際體驗為準。


































